书名:《星落五丈原》
A+ A-

他问我,愿不愿意。

我心里简直想笑。

这个问题还需要问吗?

从我跪在他床边,说出那个疯狂计划的第一秒起,我就已经把自己的命放在了赌桌上。

我,就是那个用来点火的死士。

这是我这个来自后世、无足轻重的小人物,唯一能为这位英雄,为这个时代,做的最后一点事了。

我没有丝毫犹豫,甚至连想都没想,就迎着他那双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眼睛,重重地叩首下去。

「丞相,此计因我而起,自当由我而终。」

「能为丞相大计燃起最后的烽火,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荣幸。」

「我,万死不辞。」

我说完,额头贴着冰冷的地面,没有抬头。

帐篷里很安静,只有他微弱的呼吸声。

我能感觉到,他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很久很久。

那目光里,有审视,有叹息,还有一丝我当时没能读懂的……欣慰?

「好。」

又是一个字,但这次,比之前那个字多了一丝暖意。

他没有再多说什么,只是疲惫地挥了挥手,示意我退下。

走出大帐的那一刻,关中的冷风吹在我脸上,我却觉得浑身都在发烫。

我的计划成功了。

接下来,就是把这个弥天大谎变成所有人都相信的「事实」。

我顶着司星官的名头,开始在军营里有意无意地散布一些模棱两可的言论。

比如跟巡逻的校尉聊天时,我会故作忧愁地叹口气。

「唉,最近这天象,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。」

那校尉一听,立马紧张起来,「先生,莫非……丞相的将星……」

我摇摇头,又点点头,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。

「将星确实黯淡,可怪就怪在,旁边有一颗小星,时明时暗,跟它遥相呼应。」

「这在星象里,叫『隐而复明,龙潜于渊』。主星虽然看着要落,但其实是潜藏起来,积蓄力量,等待着一飞冲天的时机呢。」

我话说得玄乎,但对这些早就绝望的士兵来说,这简直就是天降的甘霖。

一点点微弱的,几乎不存在的希望,算是我亲手种进了这片绝望的军营。

而真正的风暴,在两天后的深夜,才正式降临。

丞相密召了三个人,到他的寝帐议事。

长史杨仪。

司马费祎。

大将军姜维。

这三个人,就是诸葛亮为蜀汉安排的最后的托孤重臣。

而我,作为整个计划的提出者,也被允许列席。

当三位重臣走进帐篷,看到跪坐在一旁的我时,脸上都露出了掩饰不住的惊讶。

尤其是姜维。

他的目光扫过我,带着明显的不解和审视。

我猜他肯定在想,丞相深夜密会我们三个,怎么还带着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?

但很快,他们就没心思管我了。

因为诸葛亮开口了。

他的声音比前几天更虚弱,每个字都是从胸膛里硬往外掏。

他没让看地图,也没分析军情,只用那双平静的眼睛,挨个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
然后,他用最平淡的语气,把我那个「诈死诱敌」的计划,一字不落地复述了一遍。

他说得很慢。

很吃力。

每说一句,都得停下来喘口气。

就这样。

当最后一个字落下,帐篷里死一样的安静。

「荒唐!」

姜维第一个拍案而起。

他那张英武的脸涨得通红,眼睛死死瞪着我,恨不得能喷出火。

「丞相!您是一国支柱,三军统帅!怎么能拿万金之躯,玩这种荒唐的把戏!」

他不信这是丞相的主意,矛头直指我。

「定是此人!妖言惑众,蛊惑丞相!」

长史杨仪也皱紧了眉头。

这种不着边际的计划,让他一脸的难以置信。

「丞相,此计太险。万一军心不稳,大军没退就先乱了,那后果谁也担不起。」

只有费祎没说话,他低着头,一言不发。

诸葛亮没生气,只是又剧烈地咳了起来。

这次咳得比我见过的任何一次都凶。

那阵仗,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。

我们都吓坏了。

姜维第一个冲上去扶他,却被他一把推开。

他撑着床榻,一点一点地,自己坐直了身子。

所有人都安静下来,看着他。

「我意已决。」

他的声音不大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。

「伯约,你告诉我,除了此计,我们还有别的路可走吗?」

他看着姜维,一字一句地问。

「是眼睁睁看着我病死在这里,然后全军仓皇撤退,被司马懿衔尾追杀,死伤惨重?」

「还是……用我这副没用的残躯,为大汉,再换来一次斩杀宿敌的机会?」

姜维张着嘴,一个字也说不出来,眼眶瞬间就红了。

杨仪和费祎也低下了头,满脸悲戚。

是啊,没有别的路了。

这已经是死局。

而我的计划,是这死局里,唯一的生路。

「此计……」

诸葛亮转向我,缓缓开口。

「由这位司星官全权筹划,协调诸部。」

他从枕头下摸出了一块小小的令牌,递给我。

「自今日起,凡涉此计,见此令牌,如见我亲临。」

我接过那块还带着他体温的令牌,手在抖。

姜维、杨仪、费祎,三个人用一种极其复杂的目光看着我。

有震惊,有怀疑,但更多的是一种悲壮的认同。

他们对着我,也是对着床榻上的丞相,齐齐地深深一揖。

「我等,谨遵丞相钧令。」

一张吞吃一切的大网,就在这一刻,悄悄地张开了。
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