丈夫如此,就连婆婆也从来没有为她做过一顿病号饭,有一次,她从医院自己打车回家,回到家发现,家里连热水都没有。
锦绣对孙忠实说:“家里没有热水了!”她还没来得及说下一句话,“你去烧一点水吧!”就被孙忠实一句话噎住了。
孙忠实说,“你别没事找事!”然后,翻过身,自顾自地看手机去了。
那时的锦绣拖着摇晃的身体自己烧水,水开了是100度,而此时回顾过往种种的她是零下1000度。
离婚的想法早有了,而且很多次。在这个家里,她得不到孙忠实的关爱和照顾,得不到婆婆一家人的关心。难道回自己的家还这么难吗?这都什么年代了?
商量已经不管用了,锦绣大怒道:“一年又一年,什么时候跟我回去过年啊?你家那么多人,我家就我自己,就不能回我家么?”
“大哥二哥大姐小妹都回家,就我们不回去,你觉得好意思么?”
“有什么不好意思的,不要又拿出教师应该品德高尚、尊老爱幼这一套来道德绑架我!”
“你看看你,你还是受过教育的来,像个泼妇一样!”
“跟你在一起,能不变成泼妇么?十五年了,我跟你回老家十五年了,你跟我回一次不行?”
“不行,我们老家没这个规矩。你他妈的别给脸不要脸!”
“我身体也不舒服,需要休息!回去又不能干看着。”
“你生病都是因为你太懒了!”
“咣”的一声,孙忠实摔门而去,上班去了。今天是腊月29,孙忠实再值一个夜班就放年假了。
秀才遇见兵,有理说不清。
锦绣是大学教师,父母也都是知识分子,父亲是乡村小学校长,母亲是乡村教师。
他们每年都期盼女儿女婿和小外甥女能回家过年,又因为传统的观念“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”自我安慰,也同时安慰锦绣,“不能回来就不回来吧,你们回来他们家就不齐全了。”
父母的理解让锦绣少了不少的难堪,但是锦绣心里就是不舒服。
孙忠实是退役军人,现在在街道办工作,公婆都是农民,传统思想严重。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,两个人都会吵起来。
心理学家李子勋说:嘴上争执的某件事,暗地里传递的是需要理解、认同的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