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:《刘抠门的日常生活》
A+ A-

“其他的东西我不计较了,给你买的羊毛大衣一百五十块记得还给我。”

刘红梅愣住了,没想到张建华会让自己还钱,

苏振邦听到,站起来,

“这钱我帮她出了,还买了别的东西吧,她这个人最物质,什么都要,还要挑好的,贵的。”

苏振邦从兜里掏出五百块钱递给了张建华,

张建华也没推辞,收下钱,把东西挂在车龙头上,推着自行车出了院门,

媒婆一看这是什么事情啊,怎么还有这么一出,瞪了张彩云一眼,

跟着张建华走了,

不走,她又没自行车,去公交站台得走一里路呢。

厚着脸皮坐建华的车回去,一路上都在解释自己并不知道这个事情,

当时还找刘红梅的邻居打听了,都说是个好姑娘,没想到还有这回事。

刘红梅家院子里,张彩云把门关上,

苏振邦翘着二郎腿,抖着脚,花生壳丢了一地,

“你跟那个男的的事解决了,现在该算算我们的账了。”

刘红梅咬紧嘴唇,双手攥得紧紧的,

“什么账,我们之间早就结束了。”

“哦,你的工作怎么来的不知道吗?”

“那我那个流产的孩子的,这是我应得的。”

刘红梅他爸刘庆年听到流产,指着刘红梅咆哮,

作为一名老师,最注重脸面,结果自己孩子在外面乱搞,

说出去自己的面子往哪搁。

“什么孩子,什么流产,你在外面鬼混什么!”

“爸,我没.......”

话还没说完,就被亲爸扇了一巴掌,踉跄退了两步,

张彩云接住刘红梅,

“叔叔,你别那么大的气,其实没什么,我这次来就是来提亲的。”

“你给我滚,我女儿不会嫁给你,她有对象!”

“不是黄了吗,刚黄的。”

苏振邦一点也不在意刘庆年的态度。

张彩云把刘庆年拽到一边,

“他是纺织厂副厂长的儿子,保卫科的队长,红梅进纺织厂就是托他的关系。”

刘庆年双眼冒火,

“我管他是谁的儿子,就是不行!”

“家里三个儿子以后怎么办,你能给他们找工作吗,而且红梅以前跟他有过,现在在一起也挺好的。”

刘庆年想到自己的儿子们,冷静下来,权衡利弊,跟苏振邦结婚比跟张建华结婚更有益处,

而且现在张建华知道自己女儿的丑事,再上门挽回也无济于事,

转过身来跟苏振邦说:“要娶我女儿,得六百块彩礼,自行车,缝纫机,收音机还有手表。”

苏振邦轻笑一声,

“行吧,当我今天没来。”

说完站起身走了。

留下刘红梅一家人面面相觑。

其实苏振邦去年结婚了,但是老婆早产,孩子生下来,

老婆死了,现在孩子他妈帮着带。

按理说苏振邦这样的家庭,即便是个鳏夫带着孩子也好找对象,

难就难在苏振邦打老婆,早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。

这名声纺织厂都传遍了。

刘红梅也知道,之前高中毕业找不到工作,被苏振邦看上,

为了工作委身与他,流产后苏振邦腻了,两人才分开,

这段关系两人一直隐瞒得很好,只是流产后需要人照顾,告诉了张彩云,

张彩云想要去纺织厂闹,但是苏振邦一句话,要闹刘红梅以后不用去上班,

他也不会娶她,要报警公安局也有关系,在里面待几天就出来了,

又塞给了张彩云五百块钱,才闭嘴的。

刚好听到刘红梅今天定亲,觉得要是跟刘红梅结婚凑合过也行,

虽然刘红梅脸颊两边有雀斑,但是在床上别有一番风味,

两坨软肉像奶油,推一下就化开了,

想起刘红梅的滋味,苏振邦骑着自行车就来了。

刘红梅也知道苏振邦家暴,暗自庆幸自己早早抽身,

不然死的就是自己,

在床上就能感觉到苏振邦的粗暴,喜欢说脏话,有时候兴起,

拿鞭子抽,叫的越大声,苏振邦越兴奋。

刘红梅后悔极了,要不是自己贪一份工作,贪苏振邦花钱如流水,享受周围人羡慕的眼神,

沉浸在他的花言巧语里,自己就不会这样,

院子不隔音,不用两天这一片就会传遍,

刘红梅不敢想象以后要怎么过。

刘红梅脑子乱糟糟的,张建华也不好过,

回了自己的院子,路上打了瓶酒,买了点花生米,

猛踩脚踏板,冲回院子,

把自行车往地上一摔,拎着酒瓶子进了屋,

坐在屋子里喝闷酒,张建华心里有火在烧,但没办法发泄出来,

只能一个劲儿得喝酒。

已经到了要定亲这一步,连婚期都看好了,结果来这么一出,

周莲花早就在家里那边说遍了今天去女方定亲,

张志勇也在机械厂,跟工友淘换票证,给女方买彩礼,厂里基本上也都知道,

现在怎么办,说女方之前有过对象,跟她前对象乱搞过,还流过产,

这跟带绿帽子有什么区别,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后说闲话,

张建华觉得生活好没意思,有种无力感,厌世感涌上心头。

就这么把自己灌醉了,等醒过来已经天黑了,

张建华就这么睁着眼到天亮,

一早张志勇来敲门,周莲花昨天看张建华没有跟过来,

猜着应该是回去了,出这样的事情,谁心里都不好受,

一大早催着张志勇过来看看,

张建华机械地打开门,张志勇看着眼前胡子拉碴,眼睛布满血丝的儿子,

一边心疼儿子,一边在心里暗骂女方不做人。

“你.....你在家休息吧,我帮你去厂里请假。”

张建华没说什么,把门关上,蒙头睡觉。

刘晓芸在家跟胡大丽冷战,一点也不影响她的生活,

照样去山上找草药,套兔子,抓野鸡。

胡大丽虽然说跟刘晓芸冷战,但是饭还是做她的。

厨房的活一直都是胡大丽做,以前也让刘晓芸做过,

没滋没味,放一点点盐,油用菜叶子沾一点点丢锅里,再把菜倒进去炒,

煮粥红薯比米多,几乎看不到米,煮饭红薯跟米饭三比一的比例。

做了一个星期,实在受不了,再也没让刘晓芸进过厨房,

现在都已经包产到户了,家家都能吃饱饭,根本不用这样省,

你说你的,刘晓云当场应了,做饭还是这样子,

实在吃不下去,地里干活手脚都是软的,红薯消化快,没一个小时就饿了。

刘晓芸觉得这样的家庭氛围挺好的,清静,自在。

刘晓云趁着天气好,把从山上采下来的枞树菇小心地放在背篓里,准备去市里卖,

市里价格高,能卖个好价钱,

还有两只野鸡,放家里养了两天,一起带过去,市里人稀罕野物。

借了刘长林的自行车,顶着露水到了菜市场。
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