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城的车站很大。
省城的楼房很高,车子很漂亮也很多。
出了车站,我没有找人问路,也没有东找西找。
看到警察叔叔,我直接走上前,“警察叔叔,我迷路了,我要找我爸,这是他的地址。”
我递上纸条。
这是我抄录下来的地址,为了怕忘掉,我把爸妈的地址都抄了几份。
他接过地址看了一眼,转身和后面的同事讲了几句话。
“我们有同事去开会,让他们顺路带你去。”
那太好了,我本来只是想让他们出面打个单位电话。
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找过去,和警察叔叔联系,肯定是不一样。
这就样,我坐着警车,一路前行。
省城的道路宽阔,绿化也比小县城漂亮,行人匆匆,衣着鲜亮。
和我身上十二元的上衣,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可是我一点也没有自卑,我才十六岁,不着急,只要我还能读书,只要姜叔的腿能治好。
警车停车,我郑重道谢。
门卫室里的人,看到我警车下来,态度很好。
“小姑娘,你找谁。”
“我找宋涛,我是他女儿。”
“哦,你等等,我打个办公电话,让他下来接你。”
我就这样安静地等在大门口。
过来过去的车辆,总有人看到我提着旧行李箱笔直地站在那里。
很快,我爸从办公大楼里匆匆赶来。
记忆中儒雅书生的形象,已经变成现在金丝边眼镜,白衬衫黑西裤,意气风发的中年官员。
他把我拉到一边,“宋知,你怎么来了?”
小时候,他一直叫我“知知”“知知”。
你看,从称呼中就能听出疏离“宋知”,连名带姓。
“爸,六年了。”
“什么?”
“我没钱了。”
他像是突然警醒,诧异地问,“你在乡下一年一千元不够花吗?我一次留了三年的钱。”
“我被留在乡下六年了,你们只留了三千块钱。”
“不可能,和我你妈说好的,她后来没给你寄钱吗?”
我冷笑一声,问他,“我应该是判给你了吧?当初你和姜婶说好的,把我留在乡下三年,自己拼事业,可是六年了,你们谁想起我了?”
他颇有些窘迫,不耐烦地打断,“那是***问题,不寄钱也不说一声。姜家也真是的,也不说一声。”
“怎么说?他们找过去,你们早就把城里的房子卖了。”
他似被掐住了脖子,半晌才回道,“这样,我去联系你妈,让她把钱给你,下午送你坐车回去。”
我早就站得脚酸,如果不是让更多人注意到,我不会老老实实一直站在那里。
我把行李箱放平,坦然地坐下去。
“我不回去。”
“什么?”
“我说,我不回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