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:《大明:忽悠朱标造反,老朱乐麻了》
A+ A-

牢狱外。

火把的光在朱元璋的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暗影,将他眉宇间那道深深的沟壑衬得愈发冷硬。

他胸腔里像是堵了一块冰,又像是烧着一团火。

冰火交煎,让他喉头都泛起一股铁锈般的腥气!!

方才里头那叶凡小子的话,像一根淬了毒的针,精准无比地扎进了他从未示人,甚至自己也未曾深思的隐忧之上!

他猛地攥紧了拳,骨节发出咯咯的轻响。

是了!

咱这些年,一次次打压那些骄横的淮西老兄弟。

把兵权,把那最能打的力量,一点点收回来,塞到咱自己的儿子们手里!

咱想着,标儿仁厚,镇不住那些杀才!

可咱…咱怎么就从没想过......

朱元璋的呼吸陡然粗重起来,眼底翻涌着惊涛骇浪。

若是将来,咱不在了…

咱这些分封在外的儿子们,秦王、晋王、燕王…老四!

尤其是老四!

那是在军中真刀真枪杀出来的威望!

他们若是生了异心,若是觉得标儿仁弱可欺…

咱那标儿,他读的是圣贤书,行的是忠孝道,他对着他那帮一起长大的弟弟们,他下得去手吗?!

他下得去那个狠手吗?!

“嗬......”

一声极轻又极沉的气音从朱元璋喉咙里挤出来,带着一种近乎恐慌的颤意。

......

诏狱内。

跳动的火光将朱标脸上挣扎的阴影拉得忽长忽短。

他嘴唇嗫嚅了几下,声音干涩得像是磨砂。

“老师…您说的‘与生俱来的罪’,学生…学生明白其中道理。”

“可那毕竟是四弟,是自小一同长大的骨肉至亲!!”

“他性情刚毅,却绝非寡恩薄情之人......”

“或许…或许等我出去之后,极力劝谏父皇,收回诸位弟弟的兵权,取消分封之制。”

“没了兵力,自然也就无碍了?”

“何至于…非要走到造、反那一步啊!”

叶凡闻言,先是微微一怔,随即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荒谬的笑话,嘴角扯出一个极尽鄙弃的弧度,发出一声短促而冰冷的嗤笑。

“殿下!您…您真是…天真得让臣不知该说什么好!”

他猛地踏前一步,逼近朱标!!

“收回兵权?取消分封?”

“陛下为何要分封?为何要赋予兵权?”

“不正是因为他信不过那些骄兵悍将,要把最硬的刀子攥在自家人手里吗?!”

“您觉得,您几句话,就能动摇陛下盘算已久的打算?”

“就能让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们比外人更不可信?!”

“好!就算!就算陛下真听了您的,收了兵权,撤了藩国!”

“可您以为,没了明面上的大军,他们就成不了事了吗?!”

“殿下可曾读过史书?!”

“可知那张文远八百虎贲踏江去,十万吴兵丧胆还!”

“可知那唐太宗李世民,身为天策上将,节制天下兵马,可他玄武门之时,身边又有多少兵马?!”

“他需要把天下兵马都带在身边吗?!”

“不需要!”

“八百!就八百!!”

“八百人,有八百人的打法!”

“只要时机精准,下手狠辣,直捣黄龙!”

“这点人足以改天换日!”

“难道八百人就不能成事吗?!在真正的野心和决断面前,人数,从来都不是最要紧的!”

朱标被这一连串凌厉如刀锋的诘问砸得踉跄后退。

脊背重重撞上冰冷的石墙,震下些许灰尘。

他脸色苍白如纸,嘴唇不住地颤抖,想要反驳,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扼住,一个字也吐不出来。

叶凡描绘的那幅画面,不需要千军万马,只需几百死士,在一个恰当的时机,发动致命一击!!

像是一把冰冷的匕首,彻底捅破了他最后那点自欺欺人的幻想!!

他眼中最后一丝光亮也黯淡下去,只剩下巨大的茫然和冰冷的恐惧。

牢内,陷入死一般的寂静。

只有油灯燃烧的噼啪声和朱标粗重却无力的喘息。

叶凡盯着他看了良久,眼中的厉色渐渐收敛。

化作一种深沉的,几乎带着怜悯的无奈。

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,声音压低了些,却带着一种更致命的诱惑和逼迫,他试探着,向前微微倾身。

“怎么样?殿下......干不干?”

“难道您就真忍心,眼睁睁看着将来天下大乱,烽烟四起?”

“忍心看着您未来的儿子和您的弟弟们兵戎相见,让这大明江山,洒遍朱家人的鲜血?!”

“您此刻的一点犹豫,换来的是日后无穷无尽的血债!!”

“这笔账,您算得清吗?!”

朱标猛地闭上眼,身体沿着粗糙的石壁缓缓滑落,最终无力地跌坐在冰冷的草席上。

他将脸深深埋入掌心,肩膀难以抑制地微微颤抖起来。

漫长的沉默在潮湿的空气中蔓延,压抑得令人窒息。

许久,许久。

他才从指缝间透出一句极其微弱,仿佛耗尽了所有气力的话,飘忽得如同叹息。

“老师,您…您让学生再想一想,让我好好地,想一想......”

叶凡静静地注视着蜷缩在地上的太子,目光深邃。

他知道,火候已到。

再逼下去,这根已经绷紧到极致的弦,恐怕就要断了。

他缓缓直起身。

脸上所有激烈的情绪如潮水般退去。

只剩下一种近乎淡漠的平静。

他最后留下的话,声音不高,却字字清晰。

如同判决,轻轻落下,砸在死寂的牢房里!

“殿下当然可以想,自然要好好考虑。”

“但请您务必想清楚,您若是什么都不做,只是眼睁睁地看着,等着......”

“那我今日所说的一切,将来必定会发生。”

“一字一句,绝无虚言!!”

......

诏狱外的阴影仿佛活了过来。

粘稠冰冷地缠绕在朱元璋的四肢百骸。

他僵立在那里,叶凡那句“八百人,有八百人的打法!”像一根烧红的铁钉,狠狠楔进他的颅脑,反复锤凿。

迸溅出令人心惊肉跳的火星。

“老四…朱棣......”

他喉咙里滚过一声模糊不清的嘶鸣,像是受伤的猛兽在低嗥。

眼前猛地闪过几年前的一幕——

北征凯旋,校场之上,他拍着那时还略显青涩的燕王肩膀,声音洪亮,带着毫不掩饰的得意。

“好小子!没丢咱老朱家的人!”

“给咱狠狠地学!把徐达那身打仗的本事,一丝不剩全给咱学过来!”

当时只觉欣慰,认为虎父无犬子。

可现在......

现在这话回想起来,每一个字都像是淬了毒的嘲讽,扎得他心窝子剧痛!

学过来?

何止是学过来了!

那小子在军中的威望,那是实打实打出来的!

是跟着徐达、李文忠这些名将,一刀一枪从尸山血海里拼杀出来的!

徐达甚至不止一次,当着他的面夸赞老四有勇有谋,乃国之柱石!

柱石?

若这柱石生了异心呢?

若他日,标儿那仁弱的性子压不住这场面。

这最像咱,最有能耐,也最让人不放心的老四,他会不会......

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毒蛇,骤然窜入脑海!

冰凉的信子舔舐着他的理智。

若老四真有那份心,他背后的徐达,那个在军中一言九鼎的魏国公,会怎么做?

是忠君?

还是......辅佐他那战功赫赫的女婿?!

“呃!”

朱元璋猛地倒抽一口冷气,只觉得一股腥甜直冲喉头,眼前阵阵发黑!

身子,不受控制地晃了一晃,向一旁踉跄半步。

“陛下!”

身旁的毛骧魂飞魄散,急忙上前伸手欲搀。

“滚开!”

朱元璋低喝,猛地一甩胳膊!

那力道极大,带着一种近乎狂暴的怒意,硬生生将毛骧推得倒退两步,差点撞在冰冷的石壁上。

他站稳身形,背脊挺得笔直,如同悬崖边孤傲的苍松。

他绝不允许有人能看出他内心中的脆弱!!!

不能再等了!

绝不能凭猜度就定了儿子的罪。

但也绝不能......留下丝毫隐患!

他的眼神一点点变得冰冷、坚硬!

最后,沉淀为一种近乎残酷的决断。

必须试!

必须清清楚楚地看一看,他这个最像他的儿子,皮下藏的究竟是忠肝义胆,还是......

豺狼之心!

他猛地转身,不再看那幽深的诏狱通道,大步向外走去。

脚步沉重坚定,每一步都带着千钧之力。

几乎就在踏出诏狱门槛的那一刻,清冷的月光如水银泻地,瞬间照亮了他那张棱角分明,此刻却布满寒霜的脸。

那双眼睛在月光下没有丝毫暖意,只有帝王的森然和杀伐决断。

“二虎!”

声音嘶哑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铁令。

“臣在!”

毛骧立刻上前拱手一拜,头深深低下。

“即刻起,增派锦衣卫,将这诏狱给咱围成铁桶!”

“尤其是标儿和那叶凡所在的牢房左右,给咱安插最得力的人手,暗中保护!”

“没有咱的圣旨,任何人——”

“听清楚了,是任何人!”

“胆敢靠近半步,格杀勿论!”

“他们两人,若有半分闪失,你提头来见!”

“遵旨!”

毛骧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。

朱元璋略一停顿,目光投向紫禁城深处,继续下令,语速快而冷冽。

“动用一切力量,给咱查!”

“把那叶凡的底细,祖上三代,师承何人,与朝中谁人有旧,一字不落,天亮之前,全部查清,呈报于咱!”

“还有,传咱的口谕,令太医署所有当值太医,即刻入宫候着!”

最后,他几乎是咬着牙,从齿缝里挤出那个名字!

“再传,诏燕王朱棣,即刻入宫见驾!!!”
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